养猪人都知道,种母猪是猪场“永动机”般的存在,对于猪场最终效益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对种母猪的管理,应当尽可能兼顾到很多细节问题,饲料厂家总结了母猪管理中比较容易忽略掉的几个细节,帮助养猪户们共同查缺补漏,搞好母猪的养殖管理,促进整个养猪场的效益提升。
1. 母猪进入产房前不消毒
目前仍旧有一些猪场忽视母猪进入产房前的清洁工作,脏母猪进入产房其实存在很多的隐患,首先是母猪身上可能会携带大量的病菌,而初生仔猪抗病能力差,这些病原菌会对仔猪的健康生长造成巨大的威胁,一旦仔猪患病极有可能会导致死亡,造成大量损失。因此,母猪进入产房前的清洁和消毒十分重要。
具体要怎么做呢,一般来说在母猪进入产房前用清水冲洗加上喷洒消毒药物,在母猪上产床后再连带产床进行一次消杀即可。同时要及时清理母猪的粪便,保证产房环境的舒适和洁净。
2. 产前未检查母猪乳房
仔猪要通过母乳获取营养,尤其是初乳当中有大量抗体,可以提高初生仔猪的抵抗力,因此在产前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乳房发炎或者乳房萎缩的情况,就会影响到生产后的泌乳量,从而进一步限制仔猪通过母乳获取充分的营养。所以我们要在产前检查母猪乳房,如发现发炎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如果健康乳头数量不足,则要及时做好人工寄养的准备工作,以提高仔猪出生后的成活率。
3. 产房温度不合适
母猪产房的温度区间在18-22℃比较合适,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首先如果产房温度过高,则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从而导致母猪泌乳量下降,无法为仔猪提供足够的营养。且可能会造成仔猪在外面玩耍不愿意回保温箱内,导致压死的比例上升。如果温度过低呢,则加大了仔猪受凉生病的概率。因此建议将产房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区间内,为生产母猪和仔猪创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
4. 母猪料营养不足
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需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在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应当根据其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及时调整饲料的种类以及投喂的量,选择饲料时要注意粗蛋白和氨基酸平衡,能够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老牌饲料厂家新康饲料生产的8%系列猪用预混料根据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有妊娠母猪用和哺乳母猪用,采用低粕日粮配方,十八种氨基酸平衡技术,添加功能性成分,妊娠期母猪无泪痕、无癞皮、防便秘,哺乳期母猪产程短、促泌乳、防炎症。保障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充分的营养供给,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升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5. 没做好母猪护理和保健
母猪生产过后一段时间内身体是十分虚弱的,这个时候它的抗病能力也比较差,消化能力也会减弱,因此需要加强对产后母猪的护理和保健。比如可以通过药物帮助母猪改善便秘等情况,减轻母猪体内炎症;及时调整母猪的饲料配方,饲喂口感好易消化且能补充产后母猪所需营养的饲料等。
【本文标签】 饲料厂家-饲料批发-饲料代理-饲料经销-畜禽饲料
【责任编辑】